jinnianhui金年会诚信至上前身是创办于1985年4月的浙江工学院浙西分校机械工程系,2010年升格更名为jinnianhui金年会诚信至上。学院下设教师党支部等8个基层党组织,设有学科竞赛指导中心和考研指导中心等2个内设机构,以及机自系、机电系、材料系3个教学系部;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、机械电子工程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、机器人工程、智能制造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。学院现有教职工101人,其中专任教师77人,教授13(含正高级实验师1人和正高级工程师1人)人,副教授34(其中包含副研究员1人,高级实验师4人,高级工程师2人)人,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61人,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、省新世纪“151”人才、省高校创新领军人才计划、省中青年学科专业带头人等14人次,拥有硕/博导35名。现有在校本科生1593人、研究生67名,其中自主培养29名,联合培养38名。
学院秉持“融入地方、对接产业、面向国际、协同创新、应用为本”的办学理念,坚持“以本为本”,践行“四个回归”,实施开放融合发展战略,加强“科教融合、产教融合、学科融合、校地融合”,面向衢州高端装备产业,建有衢州高端装备产业创新研究院,分设产业发展规划等社会服务型研究所4个,着力促进产业链、创新链与教育链、人才链的有机衔接,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
紧扣国家级空气动力机械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需求,学院牵头共建浙江省衢州空气动力装备技术创新服务平台、浙江省空气动力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。建有博士创新站31家,国家级项目立项取得稳定收获,累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。省部级项目立项数量稳步增长,累计60余项。高水平论文产出丰硕,累计发表SCI/E论文150余篇,其中高水平期刊论文数量显著增加。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,成果转化与应用69项。荣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、中国商业联合会服务业科技创新奖等全国性行业协会奖励5项。近5年,科研经费总计5703万元。
学院创新校企深度融合、全程交互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,共同构建“材料加工、机械制造、机器人、动力机械、控制工程”等新工科背景下五大机械类专业核心课程群,实施数字化、网络化、信息化教学;打造以实训为基础、研发为动力、创新创业为导向的“训研创”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。近年来,教师先后主持省级教改项目、省级课堂教学改革项目、省部级产学合作项目等50余项,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,省级一流课程7门,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,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3项。
学院现有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、机械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心2个,衢州市重点实验室2个,实验室总面积占地8000余平方米,仪器设备总值7800万元。校企共建“空气动力机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”等大学生校外实习、实训基地30余个,其中省级实践基地2个。基于区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,牵头共建浙闽赣皖省际绿色制造产教融合联盟、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等省级产教融合平台。校企共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基地19个,其中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5个;校企合作开发新技术应用课程4门、出版《计算机辅助设计》等新形态教材4部,入选2022年度中国现代产业学院示范案例1个。
近5年,学院学生参加机械创新设计竞赛、全国节能减排大赛、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、机器人创意设计大赛、力学竞赛、工程训练大赛等学科竞赛,获省级及以上奖项700余项,其中全国一等奖30余项。在“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机器人竞赛指数”中,位列874所本科院校TOP5%-10%,排浙江省本科高校第3名。学院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5%以上,本科生升学率年均37.9%,学生先后被吉林大学、中山大学、重庆大学、南京理工大学、宁波大学等985、211、双一流高校录取260余人。(截止日期2025年9月)